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人才净流入赶超“北上广” 杭州如何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发布日期:2017-03-24 作者: 点击次数:1745

  •        “回来迟了!”当飞机降落在萧山机场时,俞本权内心有了这样的感慨。

           10多年前,当他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时,曾经有过一个“美国梦”:美国留学,硅谷工作,拿美国绿卡……

           但去年4月的一天,蚂蚁金服首届技术论坛开到了硅谷,俞本权的人生有了新的走向,他辞去谷歌首席工程师的工作,乘上了飞往杭州的航班。如今,他已是蚂蚁金服的一名资深研究员。

           俞本权的回国,却无意中赶上了新中国最大规模的“海归潮”。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高达8.9%,全国领先,海归增幅和人数都名列全国主要城市前列。海归纷纷涌向杭州,杭州已成了一座“海归创业港湾”。


    一家企业1/4员工是海归    小镇青年的无人机记录着这个“大时代”

           北京、上海、深圳、旧金山……新年刚过,梦想小镇创客王孟秋的行程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了。过去这一年,他有600多个小时飞在天上。

           王孟秋是杭州人,先后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留学,并获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在Facebook、Twitter等公司工作。3年前,他放弃高薪,决定回国创业。

           2015年,他的“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整合技术”创业项目获得“创客天下·2015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杭州总决赛冠军。去年10月,王孟秋的Hover Camera(便携无人机)上市,从此,为了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他成为“空中飞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领衔的杭州零零无限科技团队,1/4的员工都是海归。快速发展的中国,拥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不少留学生选择了回国,而王孟秋的Hover Camera,也正记录着这个“大时代”。

           “90后”周天佑放弃了澳大利亚的工作,选择了回国创业,在杭州华光大厦的孵化空间里,他经营着自己的影视工作室“申界视频”。最近,他为杭州拍了一部360度VR视频,很多人在优酷上为他点赞。“我从小在杭州长大,一直想给杭州拍一部VR片子,现在终于实现了。”周天佑说。

           虽然创业时间不长,但已积累了中央电视台、阿里巴巴、敦煌研究院、虾米音乐等客户资源,“我们现在正在和赵雷(民谣歌手)合作,做演唱会的视频技术支撑。”周天佑做好了规划。

      

    人才净流入赶超“北上广”    杭州犹如一座“海归创业港湾”

           事实上,大潮远比人们的感知要早。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不少企业大量裁员,华人首当其冲,那时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才抄底”,一些人开始考虑回国,这批人恰恰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将触角延伸到各个环节,移动互联网及创业潮开始井喷,不少互联网精英纷纷回国。

           一时间,创业风潮席卷全国,杭州成了人才、资本、项目等创业高端要素的聚集地。最近一组全国人才流动的大数据显示,2016年人才净流入城市TOP20榜中,杭州以8.9%高居榜首,排在第二、三位的是长沙和武汉,分别为4.28%和4.23%。而多年来一直是年轻人梦想之城的上海、北京、广州,这一比例分别是3.43%、2.02%和-0.69%,分列第5、9、20位。

           “2010年至今,海归人才增长了4倍。”领英中国区营销副总裁于志伟说。领英是全球最大职场社交平台,据其去年底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近5年来,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的海归就业人员占比不断上升,杭州首次进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强。

           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杭州就像是一座“海归创业港湾”。


    海归都在杭州做啥呢?    90%以上的海归集中在高端技术领域

           有关数据显示,杭州现有高层次海归人才2.5万人,主要集中在滨江、未来科技城及浙江大学周边。他们都在做啥呢?

           “据了解,90%以上的海归都集中在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高端技术领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创业创新”。

            在杭州,进入人们视野最多的当属创业大军了,他们已成为杭州“创业新四军”(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海归系)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才云科技CEO张鑫来杭州的时间并不长,这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的博士将企业落户在了滨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而企业的另外5位创始人,均是谷歌、亚马逊等硅谷名企的高管精英。

           在滨江海创基地,像才云科技这样的海归创业项目,多达207家。滨江也已成一片杭州海归创业的乐土,海归创新创业人才达4800余人。

           而就创新而言,大部分海归集中在BAT。在杭州,当然就是在阿里巴巴了,而且都是技术骨干。

           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俞本权连吃饭都会遇到以前在美国的同学和同事,他说:“在我的华人朋友圈中,已有20多人回国,大部分在BAT,我有几个同事现在就在蚂蚁金服,还有几个在阿里巴巴。”

           在杭州,滨江之外的另一片热土,未来科技城也正在吸纳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归。截至2016年底,未来科技城已累计引进23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包含“国千人才”106名,这些海归带来的项目570个,300个已实现产业转化。


    杭州靠什么留住海归?    答案是“软环境+硬环境”

           “这里有硅谷的创业氛围,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很少,但到融资等关键时候,他总能扶你一把。”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说。

           ……

           杭州靠什么吸引海归人才?又靠什么留住海归人才?或许在这些海归的口中已有答案:“软环境+硬环境”。

           就硬环境而言,杭州有西湖、有钱塘江、有大运河,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去年,杭州实现GDP11050.49亿元,同比增长9.5%,拥有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易、娃哈哈、万向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01家,这都给海归们提供了诸多发展平台。

           实际上,软环境才是杭州招引人才的“法宝”。早在2010年,杭州就实施了全球引才“521”计划,2015年出台了“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又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同时,各地还有相应配套政策,滨江有“5050计划”、余杭有“区千人计划”、西湖有“325”计划、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双百”计划……

           而在服务政务环境上,杭州市政府、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等部门推行的是“店小二式”服务,一些审批环节甚至还推出了“最多跑一次”清单,力争实现“办结最多一个工作日”“现场等候最多一小时”。

           随着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高端要素的积聚,创业创新的“星星之火”,已呈现“燎原之势”。这也难怪,不少海归都坚信: “将硅谷从美国西海岸转移到中国东海岸杭州,是完全有可能的。”


    观察:杭州如何变“人口红利”  为“人才红利”?

           过去几十年,“人口红利”的确带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在了,中国正处在一个“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期。

           杭州如何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当然得先有人才。采访中,有海归说“现在不是祖国需要海归,而是海归需要祖国”,可见他们已看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抱负的舞台,当务之急是要打造适合人才栖居的环境,包括教育、医疗、社区等。

           在这方面,杭州可谓煞费苦心,人才政策大到顶尖团队重大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资助,小到高层次人才的一块车牌,其意就在于筑巢引凤,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前来创业创新。

           根据《杭州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杭州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65万左右,在全市重点经济和社会领域集聚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领军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1+6”产业集群紧缺急需人才。

           G20峰会后,杭州城市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才、资本、项目等要素也纷纷涌向杭州,“人才红利”正在加快释放。


    标签: